品牌 | 其他品牌 |
---|
仪器检测校准中心提供上门检验计量服务
网络测试仪校准规程
一、目的
确保网络测试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使其满足相关标准和实际使用需求。
二、适用范围
适用于[具体型号范围]网络测试仪的校准工作。
三、引用标准
[列出引用的校准规范、行业标准等,如JJF 1534-2015《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》 、IEEE相关标准等]
四、校准环境条件
1. 温度:(20±5)℃ ,温度变化率每小时不超过1℃。避免校准过程中因温度大幅波动影响测试仪内部电子元件性能,致使测量误差产生 。
2. 相对湿度:35% - 75% 。防止过高湿度导致仪器内部出现冷凝现象,腐蚀电路;过低湿度则可能产生静电干扰测试结果 。
3. 电源条件:电压(220±10)V,频率(50±1)Hz。稳定的电源供应是保证测试仪稳定运行的基础,电压波动和频率偏差会影响测试仪的测量精度。
4. 电磁环境:应远离大型电机、变压器等强电磁干扰源,周围磁场强度不超过[具体磁场强度数值]。强电磁干扰可能窜入测试信号,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。
仪器检测校准中心提供上门检验计量服务
五、校准设备
1. 标准时延发生器:精度应优于被校网络测试仪时延测量精度的1/3,用于校准网络测试仪的时延参数。如在测量网络传输延迟时,为测试仪提供精确的时延参考 。
2. 频率计数器:频率测量误差应不大于被校网络测试仪数据包发送速率测量误差的1/3 ,用以校准测试仪的数据包发送速率。在测量端口发送数据频率时,作为精准测量工具 。
3. 校准用网线:符合相关标准,特性阻抗为(50±2)Ω ,确保信号传输稳定,用于连接测试仪和校准设备。
4. 标准信号源:输出信号的频率、幅度等参数精度满足校准要求,为测试仪提供标准测试信号 。
六、校准前准备
1. 外观检查:查看网络测试仪外壳是否有破损、变形,显示屏有无损坏、显示异常,各按键、旋钮是否能正常操作,接口是否有松动、氧化等情况。若存在上述问题,需修复或更换相关部件后再进行校准 。
2. 功能初步检查:接通电源,开启网络测试仪,检查其能否正常启动,各菜单、功能选项是否可正常调用,进行简单的自测试功能,初步判断仪器功能是否正常 。
3. 预热:将网络测试仪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,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,减少因仪器未稳定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。
七、校准项目及方法
(一)吞吐量校准
1. 连接方式:使用校准用网线将网络测试仪的两个端口进行自环连接。
2. 设置参数:在网络测试仪上设置不同的帧长,如64字节、128字节、256字节、512字节、1024字节、1280字节、1518字节 ;设置测试时间为[X]秒。
3. 测量步骤:启动吞吐量测试功能,记录测试仪显示的吞吐量数值。每个帧长重复测试3次,取平均值。
4. 结果判定:将测量得到的吞吐量平均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,误差应在±[X]%范围内。理论值根据测试仪端口线速率和帧长按照相关公式计算得出。
(二)丢包率校准
1. 连接与设置:同吞吐量校准的连接方式;设置网络测试仪以固定速率发送一定数量的数据包,数据包数量设置为[X]个,速率设置为端口线速率的[X]%。
2. 测试操作:启动丢包率测试,统计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数量,计算丢包率。重复测试3次。
3. 合格判定:测量得到的丢包率与理论丢包率(理论丢包率应为0)相比,误差应在±[X]%范围内。
(三)时延校准
1. 搭建校准链路:将标准时延发生器与网络测试仪通过校准用网线连接成回环链路 。
2. 参数设定:在标准时延发生器上设置不同的固定时延值,如10μs、50μs、100μs、500μs ;在网络测试仪上设置发送特定字节长度的报文,如1000字节 。
3. 测量过程:网络测试仪发送报文,接收端统计报文经过标准时延发生器的平均时延,记录每次测量的时延值,每个时延设置重复测量5次 。
4. 结果评估:将测量得到的时延值与标准时延发生器设置的时延值进行比较,计算误差,误差应在±[X]μs范围内。
(四)数据包发送速率校准
1. 连接仪器:将网络测试仪以太网端口与帧头触发器连接,帧头触发器再与频率计数器连接 。
2. 设置参数:在网络测试仪上设置端口速率为1Gbps,发送64字节长度的报文 ,设置发送时间为[X]秒。
3. 开展测试:启动数据包发送功能,帧头触发器检测到以太网信号中帧头即产生计数脉冲,频率计数器测出发送频率 ,记录频率计数器显示的数值,重复测试3次 。
4. 判断标准: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包发送速率与理论速率进行比较,误差应在±[X]fps范围内 。
八、校准结果处理
1. 数据记录:认真记录校准过程中每个校准项目的测量数据、测试条件等信息,记录应清晰、完整、准确,不得随意涂改。
2. 证书出具:根据校准数据,若所有校准项目的测量结果均符合要求,出具校准证书,校准证书应包含测试仪信息、校准项目、校准结果、校准日期、校准人员等内容;若存在部分项目不符合要求,出具校准报告,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不合格项目及测量结果 。
3. 不合格处理:对于校准不合格的网络测试仪,应张贴停用标识,防止误用;分析不合格原因,如为仪器故障,需进行维修,维修后重新校准;若因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,重新进行校准操作 。
九、复校时间间隔
建议网络测试仪的复校时间间隔为1年。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测试仪测量结果异常、经过维修或对测量结果有更高精度要求时,应及时进行校准 。